一、超前小导管布置数量要求
超前小导管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支撑措施,能有效防止围岩变形和坍塌,确保施工安全。但是,超前小导管的布置数量要求非常严格,需要综合考虑隧道的地质条件、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。
一般来说,应根据隧道开挖面的大小、围岩条件、地质条件、施工机械等因素确定超前小导管的布置数量。在良好的地质条件和稳定的围岩条件下,可适当增加超前小导管的间距,但一般不超过1.5m;在地质条件差、围岩不稳定的情况下,应适当缩小超前小导管的间距,一般不超过1m。
二、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
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1. 测量放样:在隧道开挖前,根据设计要求,对需要布置超前小导管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,确定孔位和孔深。
2. 钻孔:在需要布置超前小导管的位置使用钻机进行钻孔,孔径和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3. 安装小导管:将小导管插入钻孔中,注意导管与钻孔轴的一致性。
4. 灌浆:将水泥浆注入小导管中,灌浆压力不宜过大,一般不超过2MPa。
5. 密封:灌浆完成后,用水泥砂浆密封钻孔,防止围岩中的水流进入隧道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超前小导管施工时,必须严格控制设置角度、外插角度、搭接长度等参数,以保证支护效果。
2. 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弱围岩和隧道施工,应适当增加超前小导管的数量和长度,以增强支护效果。
3. 超前小导管注浆时,应注意观察围岩情况及注浆压力的变化,防止出现跑浆、窜浆等现象。
4. 灌浆完成后,应及时进行封孔处理,防止围岩内的水流进入隧道,影响隧道施工安全。
简言之,先进的小导管布置数量要求是隧道施工的重要技术指标,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。通过加强超前小导管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,可以有效提高隧道的施工安全性和质量水平。